天津市七里海湿地,经过近年来的生态修复和治理,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——水草丰美、鱼翔浅底,成群结队的候鸟也把这座“驿站”当成了“家园”。
生机带来了新的希望,但新的烦恼也随之出现。就在去年的迁徙季,比往年多上几倍的东方白鹳来到七里海湿地,与当地的养殖户们上演了一场“鱼虾争夺战”。为了让这场争夺战尽早和解,当地政府迅速行动:通过一系列水位调节,营造出近两万亩的浅滩供不同鸟类生存;投放1万斤鱼苗供鸟类食用。
为候鸟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、增加一定的食物供给,诸如此类探索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尝试,也在距离七里海湿地200余公里的野鸭湖湿地上演着。
建立“鸟类生境田”:
上百亩种植面积引来众多候鸟
去年冬天,一场大雪下过,北京野鸭湖湿地气温骤降,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。寒冷浇灭了如织的游人前来拍照打卡的兴致,却为迁徙越冬的鸟儿留了一片空间,它们在这个东亚—澳大利亚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中转驿站驻足、栖息、觅食、补充体力,为来年的繁育做足准备。
“我们通过观察发现,来野鸭湖越冬的‘主力军’非灰鹤莫属,它们晚上围成一团在湿地的冰面上睡觉,白天就飞到周边的农田去觅食。”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城市生物多样性项目负责人谭羚迪,自2016年加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来,就一直从事着城市周边湿地的生态调查和修复工作。通过4年的观察和研究,她和她的团队认为,除了湿地以外,农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境。
那么,应该做点什么来保护这些依靠农田生活的动物呢?一直埋藏在谭羚迪脑海的想法,经过几年的努力,在去年有了回应。
谭羚迪介绍,2020年5月底,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合作的“自然北京”项目的支持下,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野鸭湖湿地公园合作,选定了一处临时停车场打造食源地,邀请当地农村合作社,为候鸟种植玉米、高粱、大豆、黄米和荞麦等5种作物。
谈及这一片片食源地有没有为越冬的候鸟增加生存机会时,谭羚迪表示:“由于我们种植的面积只有几百亩,相对于整个官厅水库沿岸的农田面积来说是比较少的,我们最初的想法是通过这些种植农田来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,但不敢说对整个候鸟群体产生多大的影响。”
随着作物的一天天成熟,可喜的变化也在发生着——越来越多的候鸟光顾这片田地,享受着美餐。而这些变化离不开谭羚迪和她的团队一次又一次的数据监测和搜集。
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:
红外监测、公众参与助力数据搜集
扒开芦苇荡,拎着大包小包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着,随后在一棵大树后方找到安放的红外触发相机(以下简称红外相机),停下脚步、顺势蹲下,小心翼翼地更换存储卡和电池,仔细核对有效数据,在做出适当调整后,又急匆匆地赶往下一个点位。由于各红外相机之间距离遥远,又只能徒步到达,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胡逸萍和她的小伙伴们清晨从市区出发,检查到最后一台红外相机时,需要借着手机的灯光才能看清。
自从在野鸭湖湿地公园和临时停车场安放红外相机后,胡逸萍就成了团队中与红外相机感情最深的人。在她眼中,查看红外相机记录是一场等待惊喜的过程,她大概知道自己能看到什么,但是在没看到影像前,又都是不确定的。每当看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灰鹤觅食和生活的栖息状态后,胡逸萍总是回味许久,又期待着下一次去现场揭秘。
红外相机,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数据监测辅助工具,但对于谭羚迪团队来说,却是非常必要的。通过统计红外相机点位生物出现频率、活动规律等相关信息,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分析评估区域生物状态,从而进行规划和保护,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支撑。
除了红外相机这一法宝,“公民科学”也一直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方法之一。“我们开展公民科学的活动还是比较多的,就拿野鸭湖湿地来说,我们会邀请鸟类爱好者和我们一起去观察鸟类、探索农田上生物活动的迹象,帮我们做一些观察记录。”
谭羚迪介绍说,之所以要推行“公民科学”,一方面是提高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知;另一方面是集中众人力量,从多个角度搜集数据,为后期生物保护工作提供基础。
13489695299